中国美术学院

报刊:《中国美术学院报》

版面新闻

  • 打造无墙艺术学院 范景中线上开讲西方艺术史

    摘要:打造无墙艺术学院 范景中线上开讲西方艺术史   编者按:10月24日,已从事美育工作三十余年的范景中教授线上课程《范景中讲西方艺术史》于喜马拉雅APP正式上线。100集课程里,从原始洞穴壁画到后印象派,范景中带你读懂300余件世界艺术名作,熟悉100余位艺术大师,厘清三万年西方艺术脉络,回到艺术品背后的文明现场。   这门线上课程可谓国内“美术史第一人”50年的研究积累。一堂艺术课,也是一堂人生进阶课,提升我们对美与幸福的感知力,让审美化为内在竞争力。小到穿衣打扮,拍照看展,大到艺术投资,生活方式,通过艺术找到自我表达与更新的力量,滋养生命。

  • 线上艺术史课程火爆的背后

    摘要:线上艺术史课程火爆的背后   “大家好,我是范景中,工作在中国美术学院。文明,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命脉和遗产,要看到它,触摸它,就只能通过艺术,让我们来一起谈一谈西方艺术史。”10月24日,《范景中讲西方艺术史》在喜马拉雅在线音频分享平台正式上线,首 日 订 阅 用 户 人 数 即 突 破6000人,三日收听量突破70万。此次,范景中教授紧跟时代步伐,通过时下最具吸引力的线上语音知识分享形式,录制100集课程,向大众展示自己五十年学术生涯对美的理解。线上艺术史课程的开讲,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美育精神指示的积极回应,又是中国美术学院助力社会美育的创新实践,课程的火爆,已 然 形 成“范 景 中 文 化 现象”。   范景中线上课程在全社会引起的强烈反响,昭示了艺术教育之“无墙学院”的强大影响力。范景中是中国美术学院艺术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届哲匠奖金奖获得者,中国近30年艺术史脉络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他最早将西方美术史专家与他们的研究成果与方法介绍到中国,他将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翻译介绍到国内,推动美术史经典著作对文史哲其他领域产生影响,他几乎是单枪匹马,凭着一己之力把原本在中国较为冷门的艺术史,变成了一门普及性的人文学科。艺术,无利可图,无处可用,但审美能力,恰恰是现代人最需具备的能力,就像范景中所说的一样,无用即为大用,对艺术的欣赏和热爱,可以让浮躁的心灵,安享平静;让躁动的灵魂,重归祥和。尽管在高等院校开设艺术学院和艺术课程已经越来越成为社会浪潮,但有墙学院中的有限资源,远远无法满足社会大众对于学习艺术史、提升自身艺术修养和审美水平的要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范景中老师艺术史在线课程的横空出世,打破了学院院墙,打通了艺术界内外,对于广大艺术爱好者来说,不啻为久旱甘霖,其巨大影响力不言而喻。   “范景中文化现象”的背后,揭示了社会大众对于普及美育的渴望。人文艺术教育就是培养心灵的教育,也是塑造人品格的教育,美育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与众多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传授与技能培养相比,美育仍然是整个教育事业中的薄弱环节。在全社会范围来看,对其育人功能认识不到位,课程的资源配置不达标等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在学校及社会教育体系内部,也存在资源配置不足,师资队伍缺额较大,缺乏统筹整合的协同推进机制等问题。与西方国家社会美育普及程度相比,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美育仍然是教育事业中的短板,还不能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无法满足人民大众日益增长的对于美好精神生活的需求,亟待拓展和加强。   “范景中西方艺术史”线上课程的火爆,启示了充分实现社会美育普及的有效路径。艺术院校具备学科及人才优势,将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的艺术专门人才反哺基础艺术教育、实现回馈社会、造福地方的作用。高校,是社会美育的有力支持者,高校优质的美育师资、良好的美育文化和丰富的美育资源要实现社会共享,借助公共美育平台和网络共享平台辐射全社会,该门网络课程作为高校美育资源社会共享的成功试水,为社会美育的拓展与深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美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塑造美好心灵具有重要作用。范景中教授以三十余年的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为美育工作提供了路径参考和时代样本。时代发展需要美育,在新时代,作为高等艺术院校,要以艺术作品涵养国民心性、塑造美好心灵,以审美经验提升民众素养,提升社会的趣味与品位,实现美育工作作用的最大化,是我们的使命,也是对总书记在回信中对艺术教育者“以大爱之心育莘莘学子,以大美之艺绘传世之作”殷殷期望的回应。让我们携手共进,新时代,再出发。

  • 欣赏艺术,从附庸风雅开始

    摘要:《范景中讲西方艺术史》发刊词:欣赏艺术,从附庸风雅开始 范景中教授在课程录制现场   大家好,我是范景中,工作在中国美术学院。我相信很多人天生就喜爱艺术,就像人天生爱美一样,大概出于人的本能吧。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去开掘它发展它。要欣赏千变万化的艺术,需要把它置于历史和风格的框架当中。简单来说,它不仅需要观看的眼睛,还需要知识。文明由艺术所物质化,它构成了人类生活的天堂。我经常说艺术的美丽,艺术的优雅,艺术的崇高是宇宙间的奇迹。宇宙间也许有更高级的生命,但也许没有比我们更高级的艺术。特别是在我那些最艰苦的岁月,常常是艺术给我带来一些意外的愉悦,心里自然也对艺术产生了永恒的感恩之情。   所以从上世纪8 0 年 代起,我就想跟更多的人分享艺术的愉悦,因此开始翻译介绍贡布里希所写的《 艺术的故事》。   “知识”和“眼力”,等于贡布里希的观看之道。他讲述一件件杰作时,时刻不离开观者的眼睛,让我们的眼睛得到训练和古人所谓的深幸眼福,从而我们的心灵也随之潜移默化,不再觉得欣赏艺术是件困难的事。   接下来的课程里,我将尝试着从“知识”和“眼力”这两方面来谈谈西方美术史,使刚刚接触艺术的听众,在面对绘画、面对艺术时不再无所适从,不再因为不懂而感到惧怕。   我有一个看法,我们学习欣赏艺术不能单靠天生的本能,尽管我们有这种爱美的本能,但它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可以抱着不懂装懂的心理,去听听那些权威人士的见解,也就是我所谓的“附庸风雅”。如此一来,总有一天我们能真的看懂,可以推开权威的意见,得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但由于“附庸风雅”是我们惯用的贬义词,中国著名的思想史学者王元化先生非常善意地批评我说,附庸风雅总不是一件好事。我向他老人家解释说,实际上附庸风雅和亲近风雅是一体两面。在当今的社会,我们应该提倡附庸风雅,说得彻底一些,我们宁愿附庸风雅,也不要让斯文扫地。   斯文就是社会教化,典章制度,用两个字概括就是文明,它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命脉和遗产。而我们要能感受它,看到它,触摸它,就只能通过艺术。为什么说艺术是文明的命脉?我们不妨先看一个发生在几年前的事例。大马士革2 0 1 5 年 8 月1 8 日报道,I S I S 杀害了帕尔米拉历史博物馆馆长阿萨德博士,把他的遗体挂在他曾经深爱的帕尔米拉遗迹的柱子上,原因是他拒绝向极端分子透露古城文物的下落。   帕尔米拉在古罗马时期曾经是罗马帝国行省的一个城市,考古学家说它“沿着帕尔米拉不规则的街道建起的罗马柱廊,从叙利亚的沙漠伸向天空。”我们可以从这句话想象它昔日的壮观。今日残存的那些柱廊依然令人神往,发人想象,可它的忠实守护者、研究者阿萨德博士竟然遭到了残酷的杀害。从这血的事实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B B C 纪 录片《文明》的作者就此议论说:我们很多人会花费时间去争论什么是艺术,却很少有人准备去为他献出生命。但对阿萨德来说,那些石柱,那些石像显然不是简单的古物集合,它的意义也绝对不限于一区一地。它是属于全世界,既属于信徒,也属于非信徒,既属于西方,也属于东方,它是全人类文明的一块基石。   了解美术史关切的正是对文明的维护。在这个意义上说,美术史家是文明的代言人,教会人们用新的眼光重新观看伟大的艺术杰作时,为我们编织成了一张艺术经典的地图,让永恒的大师杰作一遍又一遍的回归,让我们熟悉它们,亲近它们,爱护它们,从而去保护它们,不让人类的伟大文明坠入黑暗之中。   我们对图像的依赖出自本能,对文字的依赖则出自创造。说到底,艺术才是我们的终极需要。没有图像,也就没有文物,没有艺术。没有艺术,我们的历史、我们的文明也就几乎苍白一片了。   美术史的任务是为文明代言,所以美术史家的职责,就是介绍文明的图像,像那些足迹有限、生命有涯的每一代人介绍他对过去的认知,因为不仅是我们这些普通人,就是天才横溢的个人,无论他是诗人还是科学家,都必须在伟大文明的历史图像的激励下,才能自知本身所具有的全部潜能,才能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做出最大的贡献。   在美术史的各种观念中有一个不可动摇的观念,就是个人的创造性。就像《艺术的故事》开篇第一句话,“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   地球上仍是蛮荒久远的古代,艺术家就开始了创造活动,在坚硬的石壁上,在嶙峋的山洞中留下了自己的痕迹。这些艺术的星星之火,燃起了文明的火焰,以致导致了一系列人类文明所具的重大信仰。人的可贵就在于他是一个独立的有思想的人,人之应受尊重,就是因为他并非工具,而是一个独立存在的生命。用古希腊伟大政治家伯利克里的话说,“我们公民中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在生命的每一方面显示出他就是自己的当然主人,而且凭借着他自己独特的天赋才智和广博知识去对一切事物做出主宰。”正是伯利克里对人的才华和智慧的尊重,使他启用了各种伟大的艺术家,让整个雅典城市在一片废墟当中焕然改观。我们至今还能见到他那时代的最伟大的杰作帕特农神庙,这座神庙几乎成了艺术的代表,文明的代表。   关于美术史,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在我们知识生活中的重要性,无论如何强调恐怕都不会过分。   中国美术史之父,唐代的张彦远有一句话:“若复不为无益之事,则安能悦有涯之生”,距离现在已有一千多年了,似乎是整个文明史上第一次对艺术表达了一种超物质目的的观念,暗示出一种伦理的哲学。艺术是一切人类成就的典范,因此可以修正道德价值的尺度。简单来说,艺术由于可以净化身心,因此能够成为对抗野蛮、对抗低俗的解毒剂。   瑞士伟大美术史家布克哈特把人文学科归属为“教化”,而不是“科学”,所以他写作和讲课的目标是愉悦,意思是说,通过艺术来获得秩序与和谐体验的愉悦感。但更重要的是这种体验对最高的人性和道德价值的感召和塑造。一个时代越是暴力增加,越是文化趣味低下,通过艺术获得的愉悦体验,就越能闪烁出希望之光。   艺术是有生命的,正是它的新生力量永不间断地萌发生长,体现了往昔的因素对现今各种力量的无法阻隔的影响。每个人、每件作品在历史的乐队中都扮演着一定的角色,美术史家指挥着这个乐队,就像其他的史学家一样,他要发掘历史的主要特征,指明它的主要线索,使其基本轮廓脱颖而出,将其明暗进行对比,令其间的过渡自然衔接,使各种色调协调一致。不用说,在这个过程中他要做出价值判断,不能让小提琴的作用和打鼓的作用混为一谈。然而除此之外,他还要有另一种独特的眼光,也就是说通过观看艺术品的眼力,让价值的判断通过鉴赏体现出来。   价值的判断将一直伴随着我的思考,选择西方美术史本身就有这种意味。因为正如一位美术史家所言,美术史的相互交流不仅产生了新的行为方式,而且也可能给我们带来人道主义前所未有的状态。我们或许因为这一切而赞扬美术史,说它会崇尚时间之神,没有被愚昧和狂热所掩埋,从而让我们追赶日月,保持着永久的绝对的现代性。

中国美术学院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0439次访问,全刊已有853471次访问